2025-08-22
贏創戰略升級,2027 年前實現 10 億歐元新增利潤
- 主要財務目標:已動用資本回報率到 2027 年達到約 11%
- 新增 10 億歐元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分別來自 “增長”和“優化”
- 到 2027 年,將重點強化資產負債表,股票回購作為額外選項
贏創近日公佈了其戰略發展的下一階段,將聚焦於四大戰略支柱,即:通過兩大新業務板塊實現差異化佈局、可持續創新、均衡的全球佈局、以及相互尊重和績效導向的組織文化。
基於此戰略,贏創計畫到 2027 年顯著提高其運營和財務表現。其中作為關鍵財務指標的已動用資本回報率預計將達到約 11%。為此,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計畫較 2023 年增加 10 億歐元。預計這一提升將分別來自“增長”和成本“優化”。贏創近年來顯著改善的現金轉換率將保持在 40%以上的良好水準。
贏創工業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庫樂滿(Christian Kullmann)表示: 「我們正從兩個方面同步發力——把握增長機遇,進行成本管理。我們將 2023 年的經濟危機轉化為契機,完善未來數年戰略並設定清晰目標。雖然這些目標很有挑戰性,但我們深諳自身業務品質,並看到了額外機遇,例如德國和歐洲的經濟刺激計畫。」
贏創預計,“增長”相關舉措將貢獻 5 億歐元收益,主要來自新工廠的更高產能利用率以及三大創新增長領域的新產品。贏創在多個富有吸引力及韌性的市場細分領域佔據優勢地位,包括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表面活性劑、生物柴油催化劑以及創新膜技術。
在“優化”方面,各種成本削減項目將貢獻另外 5 億歐元。這些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包括集團增效計畫“贏創定制”(Evonik Tailor Made),以及如動物營養、二氧化矽和高性能聚合物等單一業務線中的眾多措施。採購部門的“ePro”專案也將做出貢獻。
贏創工業集團首席財務官 Maike Schuh 表示:「絕大多數措施,尤其是在成本方面的措施,掌握在我們手中。至 2027 年,我們將專注於實施增長、成本及產品組合措施,提升財務指標,並通過減少債務進一步增強資產負債表。在此之前,我們將不會進行收購,但這些舉措將為後續的行動創造機會。強勁的現金流和組合措施的成功實施,將使未來數年有條件通過股票回購等方式增加股東回報。」
公司此前設定了兩個必須在 2030 年完成的關鍵可持續發展目標: 下一代解決方案,即可為客戶帶來顯著可持續效益的產品,其營收占比將上升到 50%(2024 年:45%);公司的範圍 1 和範圍 2 的排放將減少 25%。執行董事會的薪酬將與這些財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掛鉤。
庫樂滿表示:「贏創已經是可持續創新以及綠色轉型的標杆。但我們的雄心不止於此——我們立志成為客戶產品的超級賦能者,通過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助力各市場領域的客戶生產更高效、更可持續的產品。」
關於贏創
贏創是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公司,業務遍及100 多個國家及地區。2024財年,贏創銷售額為152億歐元,營業利潤(調整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21億歐元。我們超越化學的邊界,致力於為客戶打造創新型、高盈利性以及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贏創在全球超過32,000名員工始終努力不懈,只為讓生活變得日益美好。
贏創視亞太區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以及創新的重要源泉,並為實現業務在該地區的持續增長而不斷地努力。2024財年, 贏創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達32.8億歐元,擁有超過5,000名員工及50多個工廠。目前,在台灣有近200名員工,包含1個位於台北的辦公室和1個位於桃園的工廠。
免責聲明
截至目前,在本新聞稿中提及或任何關係到未來的前瞻性聲明中所做出的預測或期望,可能會包含某些已知或未知的風險及不確定因素。隨著公司經營環境的改變,實際發展結果可能會與預期不盡相同。贏創工業集團及其集團公司不會為此新聞稿中所作的任何預測、期望或聲明承擔更新的義務。